盛夏时节的北大荒集团延军农场,目之所及皆是景——主干道两侧鲜花竞艳沪深投,农家院落窗明几净,广场上居民健身正酣,房车营地里游客如织。这座以“山水延军·木耳小镇”闻名的边陲小镇,正在党建工作引领下,绘就“城美、业兴、人和”的乡村振兴新图景。
延军农场湖滨公园(张万林 摄)
“你看这柏油路多宽敞,这健身器材多齐全!以前哪敢想咱场部能有这模样?”正在广场纳凉的居民王升芹,指着不远处新铺设的健身步道向老友感慨沪深投,“现在推开窗是绿,出了门是景,日子过得比蜜还甜!”
这份“甜”的背后,是农场党委以“活力延军”建设为抓手,打出的“人居环境整治、产业振兴提速、乡村治理有效”组合拳。今年以来,农场聚焦“干净、整洁、有序”目标,一方面深入开展清脏治乱专项行动,并在主干道、公园等公共区域栽种花卉6万余株、绿化面积达1万平方米,让城镇“颜值”焕新;另一方面深挖“山水延军·木耳小镇”特色潜力,打造木耳产业参观带与农业科技采摘园,形成“一园一特色,一街一景观”的生态格局,推动生态效益与产业动能深度融合。
展开剩余50%“党员干部就是要带头干!”场直社区主任柳峰介绍,农场始终将党建作为引领为乡村振兴“红色引擎”,组建党员先锋队深入人居环境整治一线,从清理卫生死角到规划绿化布局,从协调公共设施到动员群众参与,用“红色身影”串起“绿色发展”链,实现居住环境与生活质量双提升。
延军农场木耳墙体彩绘(张万林 摄)
沿着湖滨街道漫步,五彩手绘墙成为流动的风景——高山叠翠、绿树成荫、木耳大棚林立的彩绘与城镇实景交相辉映。随着人居环境持续改善,这里的“农业+旅游”新业态悄然兴起,标准化木耳大棚变身研学基地,游客可全程观摩从菌包生产到木耳采收的生长过程;生态种植基地里,亲子采摘团体验着“现摘现采”的田园乐趣;“木耳宴”烹饪课堂上,游客们在锅碗瓢盆间感受“小木耳”的大魅力。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延军农场以党建为引领,织密“红色引领、绿色发展、木耳富民”三张网络,推动产业更兴旺、职工更富裕、生态更宜居、乡风更文明、治理更有效沪深投,让“山水延军”的生态画卷越绘越美,职工群众的获得感、归属感更暖更实。(刘明)
发布于:北京市配配查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